理想汽车公布三季度财报:总营收778亿元 X01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交付
从财报来看,三季度理想营收创季度新高,其中车辆销售收入因当季度交付量增加而实现了同比、环比增长。三季度理想毛利率为23.3%,毛利率的提升主要由于新款理想ONE平均售价升高促使车辆毛利率升高。
财经网汽车讯11月29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来看,三季度理想营收创季度新高,其中车辆销售收入因当季度交付量增加而实现了同比、环比增长。三季度理想毛利率为23.3%,毛利率的提升主要由于新款理想ONE平均售价升高促使车辆毛利率升高。
关于供应链方面的蕞新进展,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在财报会议中表示,毫米波雷达短缺问题已在11月解决,博世ESP供应紧张仍待进一步缓解。基于供应链的改善,理想四季度交付预期为30,000至32,000辆,这意味着理想11月、12月连续两月交付量将破万,达到月度交付新高。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理想汽车营收创季度新高,营收总额达到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7%,较上一季度增长54.3%。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73.9亿元,较去年同期收入24.6亿元增加199.7%,较上一季度49.0亿元增加50.6%。
车辆销售收入增长主要由于第三季度新款理想ONE交付量增加。数据显示,理想ONE第三季度交付量为25,116辆,实现了季度新高,同比增长190.0%。
营收的另一部分收入为其他销售及服务收入,财报显示,理想三季度这部分收入为3.894亿元,较去年同期收入4610万元增加745.1%,较上一季度收入1.357亿元增加187.0%。这部分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积分销售以及充电桩、配件及服务销售带来的营收。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李铁在财报会议中表示,理想第三季度出售了超过7万个新能源积分,这些积分对应的是2020年生产的所有汽车,积分出售为理想三季度带来了2亿元的营收。
由于新能源汽车积分销售进一步推动,加上新款理想ONE交付量增长,理想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3.3%。李想称,理想的蕞终目标是将毛利率控制在25%,由于目前面临供应链及成本方面的压力,毛利率爬升的速度比去年预期得要慢,由此,理想正在供应链和半导体等方面进行多方努力。按照他的想法,理想将保持一个不过高也不过低的毛利率水平,以保证公司能够长期投入10%以上的费用进行研发。
从三季度财报来看,理想当季度的研发费用为8.885亿元,占当季营收约11.4%,较去年同期增长165.6%,较上一季度增长36.0%。研发费用的增长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以及新车型研发活动增加促使有关开支增加。
除了研发费用,理想汽车三季度营销及销售、服务网络扩大也是“花钱项”,三季度理想在这部分费用为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8.5%,较上一季度增长22.3%。截至三季度末,理想全国零售中心达153家,覆盖85个城市,年底将达200家。沈亚楠在电话会议中透露,理想明年零售中心门店建设数量的计划是至少翻倍,这意味着理想随着研发投入和销售网络的扩建,明年营业费用或大幅增长。不过沈亚楠称,理想的计划是将销售及管理费用占比控制在10%,长远来看,随着产量提升,这一数值还将进一步降低。
在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占比的情况下,理想三季度亏损额进一步收窄,财报显示,三季度净亏损为215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9.9%,较上一季度减少90.9%。
截至9月30日,理想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488.3亿元。
理想汽车在三季度财报中披露的四季度交付量预期为30,000至32,00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7.4%至121.2%。数据显示,10月理想交付量为7649辆,按照其四季度交付预期计算,其11月、12月交付量均将破万,并达到月交付新高。
据悉,理想四季度交付预期的提出得益于供应链问题的改善。沈亚楠表示,受到博世ESP和毫米波雷达供应短缺的影响,理想10月份的交付量仅是订单的一半,而11月,毫米波雷达的供应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博世ESP供应紧张仍待进一步缓解。其预计,博世ESP零件供应紧张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目前理想正与博世通力合作来尽快解决。
目前,理想汽车常州工厂的月产量已经有所上升,每月可生产14000辆,理想预计到明年春节节后,工厂的月产量将超过15000辆,届时芯片供应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在产能方面,今年11月,理想向常州武南新能源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武南)收购常州车和进标准厂房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和进)100%的股权,车和进拥有此前租赁给理想用于常州制造基地的土地使用权和厂房。
常州武南已于11月12日退出车和进股东行列,目前车和进已由江苏车和家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理想方面认为,此次交易在后续将有利于增强理想对常州制造基地的管控。
除了常州,理想在北京的电动车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据悉,北京制造基地将以现有的设施为基础进行改造,实现高沿用率。基地将采用领先的环保制造工艺,并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柔性化生产,计划于2023年投入运营。
按照理想在产能方面的规划,2023年底理想在国内两座工厂标准年产能将共计达到50万辆,两班倒的产能将达到70万辆,这也是理想首次对外披露未来两年的产能规划。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以推动增程式电动车及纯电动车的并行发展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同时,我们将通过北京制造基地的建设来进一步提升产能,并持续扩展销售和服务网络,为我们业务的持续增长做好准备。”
目前,理想汽车的产能仍在爬坡。10月,北京制造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投入运营,届时整个产能将达50万辆,双班可达70万辆。该基地将成为理想汽车重要的豪华电动车制造基地,以更多样化的产品阵容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目前订单数量可观,10月订单就超过1.4万辆。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介绍,目前车辆交付仍受供应链问题影响,无法达到1.4万辆的月交付量,预计供应链问题至少会持续至明年头部季度,仍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对零部件短缺问题。
特别是芯片短缺问题,李想表示,芯片短缺依然是明年一季度的制约因素,该公司正在与博世合作,尽可能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另外,面对动力电池成本等上涨情况,理想汽车目前没有涨价计划。
产品方面,理想汽车计划2022年推出X平台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并于2023年在X平台上推出另外两款SUV。其中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交付。自2023年起,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关于“威马将参与众泰重整”一事,威马汽车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威马汽车没有任何兴趣参与众泰重组”。是真的没有兴趣,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关系,梳理威马股权穿透图发现,平静海面下,暗流涌动。
10月18日,凯翼轩度正式在成都上市,新车主要亮点在于外观设计比较时尚,动力上全系标配奇瑞集团生产的1.5T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和模拟9速的CVT变速箱,此次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万元。
一汽轿车已正式更名为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工商变更,原法定代表人卸任,由胡汉杰接任,同时胡汉杰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由柳长庆变更为朱启昕。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