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溧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常州网专题

admin7个月前 (09-24)常州溧阳产业信息13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天宁区实施东扩工程的第五年。自2016年天宁区委、区政府积极抢抓区划调整以来,天宁经济开发区迅速扛起全区经济发展的“大旗”,挑起经济新周期的“大梁”,把未来智慧城作为“一号工程”推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登上常州天宁科创中心顶楼远眺,常州东北部的未来智慧城尽收眼底,“五横五纵”路网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主题特色园区热闹非凡……

  2016年,天宁区将东扩融合开发区建设作为天宁的“一号工程”来抓,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未来智慧城成为东扩核心区域。

  “只有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城市全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天宁区委常委、天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曹志伟说。

  曹志伟介绍,在编制建设规划之初,天宁就明确要高层次集聚高端要素,更好地实现区域产业协同。

  向高度要空间,打造垂直开发区。中国城市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编制天宁经开区战略空间发展、多规合一等规划,构建“一网两核多片区”的整体架构,即生态绿网,行政商务智核和东青居住核,工业互联、检验检测、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的产业片区;构建“五横五纵”路网体系,总长38.96公里;新建载体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线城市开发区,容积率要求不低于2.0,为今后总部类、科研类、轻量智能制造类、文创类、互联网+新经济类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生态环境是未来智慧城的重要一环,开发区坚持生态环境先行,进一步优化“东湖东园”生态品质,完成丁塘港生态修复工程和东园工程,建成未来智慧城核心绿肺。美丽乡村带动,在花园、武城、青松三个行政村建设美丽乡村,将其打造成未来智慧城“生活后花园”。医疗、教育、文化设施也在未来智慧城项目中“唱主角”,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样本。

  “‘三新’经济将帮助天宁完成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曹志伟说。

  2019年,天宁经济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9%。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23位,较2015年提高了24位。

  “三新”经济因增长空间不受传统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又对传统产业有着明显的带动和激活效应,无疑成为天宁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

  按照聚焦前沿、聚焦龙头、多元培育的思路,天宁经开区围绕“1+4”产业开展项目招引。聚焦前沿,天宁对照国家颁布的《“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结合产城融合开发区的特点,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特色产业主导方向,核心发展人工智能、物联互联、通讯电子。聚焦龙头,工业互联网选择与航天科工合作,智能驾驶选择了与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合作,检验检测选择了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合作,军民融合深化与航天科技,中电科以及省军工学会,南京理工大学合作,依托民参军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涉军企业集聚地,文化产业选择与广科院、国广东方合作,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及轻量智能高端产业。

  截至目前,通过引龙头、聚产业,工业互联网集聚企业80余家,累计营收超70亿元,检验检测认证集聚121家企业与机构,2020年预计实现产值60亿元;军民融合集聚企业50余家,累计营收超120亿元;智能驾驶集聚60家企业,累计营收超40亿元;互联网+新经济集聚企业120余家,累计营收超74亿元。今年9月底,还与省广电局共建网络视听产业园,打造两平台八中心,力争3年内营收突破百亿元。

  “我们将系统性重构本质安全、绿色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检验检测认证、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军民融合、网络视听、互联网+新经济产业,打造六大百亿产业集群。”曹志伟说。

  在新时代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天宁经济开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建好干部“蓄水池”“储备库”,让领导干部动起来、跑起来、干起来,跑好为人民服务的接力赛。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行工作,开发区办公地点从城区搬到了郊外,领导干部带头靠前指挥。

  为进一步理顺内设机构设置,天宁经济开发区出台《关于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区街分设,托管东青片区,更加聚焦聚力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责权清晰、分工明确、管理顺畅。招商体制上,形成了“五个一”模式。即:“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个产业一支基金,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个产业一个平台,一个产业一个智囊”,近三年累计引进项目300余个,总投资250亿元。成立了天宁创新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手段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与资本合作,聚焦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目前已完成了8个合作基金的投资,投资总额4.8亿元;完成仁千科技、泛腾电子、视博云等27个股权直投项目,投资总额6.67亿元。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发区牢牢把握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立公平公开的人员晋升渠道,有效提升干事创业的活力。

  常态化开展“书记驿站”,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形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地反馈”的驿站工作法。书记驿站总站成功入选常州市“3211工程”党员教育实境课堂。

  创新启动“菁才训练营”,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以“赢在中坚”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纲领,搭建“菁才训练营”、青年学习社等平台,针对机关、村、社区中层干部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开设每月一期的互动课程,推动培训模式由“课堂式”转变为“体验式”,提******部参与积极性与培训实效性。

  建立“青蓝师带徒”导师帮带机制,领导干部、村社区书记与年轻干部一一结对,导师手把手帮带,形成每月跟学实践、每月主动汇报的良好氛围。实施“青言青语”讲师团,组织36名年轻干部赴基层一线每月开展主题宣讲。

  落地“上挂+下挂+外出挂职”,拓宽干部挂职锻炼渠道。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下挂村“”,同时,选派优秀村(社区)书记、年轻干部到机关单位挂职锻炼。今年以来,有5名行政村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兴化经济开发区、句容戴庄村挂职锻炼,实现课堂教学与一线锻炼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此外还将安排年轻干部到紧缺人才岗位和招商、拆迁、信访一线等关键岗位跟班学习,让年轻干部不断成长为能干事、干成事的多面手”。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天宁区实施东扩工程的第五年。自2016年天宁区委、区政府积极抢抓区划调整以来,天宁经济开发区迅速扛起全区经济发展的“大旗”,挑起经济新周期的“大梁”,把未来智慧城作为“一号工程”推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登上常州天宁科创中心顶楼远眺,常州东北部的未来智慧城尽收眼底,“五横五纵”路网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主题特色园区热闹非凡……

  2016年,天宁区将东扩融合开发区建设作为天宁的“一号工程”来抓,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未来智慧城成为东扩核心区域。

  “只有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城市全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天宁区委常委、天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曹志伟说。

  曹志伟介绍,在编制建设规划之初,天宁就明确要高层次集聚高端要素,更好地实现区域产业协同。

  向高度要空间,打造垂直开发区。中国城市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编制天宁经开区战略空间发展、多规合一等规划,构建“一网两核多片区”的整体架构,即生态绿网,行政商务智核和东青居住核,工业互联、检验检测、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的产业片区;构建“五横五纵”路网体系,总长38.96公里;新建载体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线城市开发区,容积率要求不低于2.0,为今后总部类、科研类、轻量智能制造类、文创类、互联网+新经济类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生态环境是未来智慧城的重要一环,开发区坚持生态环境先行,进一步优化“东湖东园”生态品质,完成丁塘港生态修复工程和东园工程,建成未来智慧城核心绿肺。美丽乡村带动,在花园、武城、青松三个行政村建设美丽乡村,将其打造成未来智慧城“生活后花园”。医疗、教育、文化设施也在未来智慧城项目中“唱主角”,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样本。

  “‘三新’经济将帮助天宁完成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曹志伟说。

  2019年,天宁经济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9%。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23位,较2015年提高了24位。

  “三新”经济因增长空间不受传统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又对传统产业有着明显的带动和激活效应,无疑成为天宁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

  按照聚焦前沿、聚焦龙头、多元培育的思路,天宁经开区围绕“1+4”产业开展项目招引。聚焦前沿,天宁对照国家颁布的《“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结合产城融合开发区的特点,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特色产业主导方向,核心发展人工智能、物联互联、通讯电子。聚焦龙头,工业互联网选择与航天科工合作,智能驾驶选择了与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合作,检验检测选择了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合作,军民融合深化与航天科技,中电科以及省军工学会,南京理工大学合作,依托民参军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涉军企业集聚地,文化产业选择与广科院、国广东方合作,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及轻量智能高端产业。

  截至目前,通过引龙头、聚产业,工业互联网集聚企业80余家,累计营收超70亿元,检验检测认证集聚121家企业与机构,2020年预计实现产值60亿元;军民融合集聚企业50余家,累计营收超120亿元;智能驾驶集聚60家企业,累计营收超40亿元;互联网+新经济集聚企业120余家,累计营收超74亿元。今年9月底,还与省广电局共建网络视听产业园,打造两平台八中心,力争3年内营收突破百亿元。

  “我们将系统性重构本质安全、绿色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检验检测认证、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军民融合、网络视听、互联网+新经济产业,打造六大百亿产业集群。”曹志伟说。

  在新时代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天宁经济开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建好干部“蓄水池”“储备库”,让领导干部动起来、跑起来、干起来,跑好为人民服务的接力赛。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行工作,开发区办公地点从城区搬到了郊外,领导干部带头靠前指挥。

  为进一步理顺内设机构设置,天宁经济开发区出台《关于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区街分设,托管东青片区,更加聚焦聚力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责权清晰、分工明确、管理顺畅。招商体制上,形成了“五个一”模式。即:“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个产业一支基金,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个产业一个平台,一个产业一个智囊”,近三年累计引进项目300余个,总投资250亿元。成立了天宁创新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手段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与资本合作,聚焦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目前已完成了8个合作基金的投资,投资总额4.8亿元;完成仁千科技、泛腾电子、视博云等27个股权直投项目,投资总额6.67亿元。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发区牢牢把握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立公平公开的人员晋升渠道,有效提升干事创业的活力。

  常态化开展“书记驿站”,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形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地反馈”的驿站工作法。书记驿站总站成功入选常州市“3211工程”党员教育实境课堂。

  创新启动“菁才训练营”,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以“赢在中坚”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纲领,搭建“菁才训练营”、青年学习社等平台,针对机关、村、社区中层干部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开设每月一期的互动课程,推动培训模式由“课堂式”转变为“体验式”,提******部参与积极性与培训实效性。

  建立“青蓝师带徒”导师帮带机制,领导干部、村社区书记与年轻干部一一结对,导师手把手帮带,形成每月跟学实践、每月主动汇报的良好氛围。实施“青言青语”讲师团,组织36名年轻干部赴基层一线每月开展主题宣讲。

  落地“上挂+下挂+外出挂职”,拓宽干部挂职锻炼渠道。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下挂村“”,同时,选派优秀村(社区)书记、年轻干部到机关单位挂职锻炼。今年以来,有5名行政村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兴化经济开发区、句容戴庄村挂职锻炼,实现课堂教学与一线锻炼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此外还将安排年轻干部到紧缺人才岗位和招商、拆迁、信访一线等关键岗位跟班学习,让年轻干部不断成长为能干事、干成事的多面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污染防治在攻坚·263在行动”专项督查】常州经济开发区:监管缺失 水气污染问题突出

【“污染防治在攻坚·263在行动”专项督查】常州经济开发区:监管缺失 水气污染问题突出

  近一段时间,江苏省“263”办督查组接到多起针对常州经济开发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诉,暗访组对此进行了走访。   在常州经济开发区遥观镇广电东路上,隔着很远就闻到了通济河散发着的恶臭味。在该路段的一处筑坝断流的沟塘里,暗访组看到,河水已经明显发黑,整个河道内堆满了黑色淤泥,各种生活垃圾以及大量的油花都漂浮在水面上。在沟塘西侧,暗访组发现一处污水井正...

临汾经济开发区:加强合作交流 携手共谋发展

临汾经济开发区:加强合作交流 携手共谋发展

  7月21日,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俊平,班子成员侯剑虹、田文杰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经济顾问——大同证券公司相关人员,赴忻州经济开发区考察,重点学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忻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利田热情接洽并陪同考察,班子成员刘明义、陈锁平、贾俊利、陈林、张永胜,忻州开发区各部、局、公司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交流会。...

值得一看的投资机会——常州经济开发区项目

值得一看的投资机会——常州经济开发区项目

  常州的历史已经超过了3200年。常州地处富庶江南,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一直以来都是繁荣与兴旺的代名词。如今,常州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著称,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而位于常州东部的“   因突出的区位优势,这里被称为“东大门”:它邻近上海、苏州、无锡,处于长三角核心发达区,公路、铁路、水路形成发达的交通路网——沪宁高速公路与常合高速公路呈交叉状穿越;京...

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拟在常州市天宁区成立附属公司

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拟在常州市天宁区成立附属公司

  框架协议,订约方同意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开展新能源业务的全面合作,务求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专门   公司同意于2021年3月底之前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天宁区)成立全资附属公司(目标公司),并以目标公司作为集团总部,将旗下所有业务及核心人员迁移至目标公司以便集中管理。目标公司拟定主要业务包括建立及营运新能源资产交易平台、智慧物流、可再生能源业务及集团其他现有业...

如东后发赶超澎湃新动能 项目综合考核跃居南通头部

如东后发赶超澎湃新动能 项目综合考核跃居南通头部

  上月29日,如东县政府与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将在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共同打造百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   2020年,如东抢抓大项目,厚植新优势,形成了落地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雪球效应。全县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14个项目入选省市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472亿元;新竣工项目...

市局赴经开区开展“双零行动”验收工作

市局赴经开区开展“双零行动”验收工作

  日上午,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验收组赴经开区开展“双零行动”验收工作。针对本月上报整改到位的个项目,验收组通过比对影像图、现场拍照的方式进行验收,并对整改效果予以认可。   截至目前,经开区上报的54宗“双零行动”违法用地项目,已整改到位43宗,整改到位率80%,拆除类违法用地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剩余11宗均为需完善手续项目。   针对剩余...

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2019年招聘工作人员

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2019年招聘工作人员

  1、政治素质良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记录。   2、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与工作岗位适应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01岗位:男女不限,年龄在26周岁以下(即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