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区:“支部建到一线”点燃红色发展引擎
当前,“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常州市钟楼区各级党组织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党支部建到搬迁线、建在项目点、建入服务圈……红色引擎在一线点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搬迁是基础性工作,又事关发展大计。钟楼区邹区镇党委在殷杏泰新农村建设、周家大村、高新园核心区东区等动迁地块先后成立10个临时党支部,构建“党支部+指挥部+项目部”三位一体的架构体系,实行“党政领导包干、党员先锋联干、年轻干部促干”的工作模式,创新“早碰头晚调度、提前预通案、随签征地意见书、每日进度上墙”等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190名党员干部带头进家入户,唠家常、讲政策、算细账,夜以继日地拼、攻坚克难地干,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仅用15天全部完成周家大村191户签约工作,重启了停滞十年工作。
聚焦“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的目标要求,钟楼区上下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重大项目推进”“大数据+产业”“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等5个功能型党支部,就项目审批、施工、验收、投产等重点环节明确责任分工,以“时间轴”“进度表”“督查专报”等挂图作战形式,将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党员骨干“拧成一股绳”。
在项目一线,各个党支部能够精准交互信息,做好“上下左右”协调对接,提供“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逐步形成储备项目提前跟进、优质项目招引入驻、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产业项目清单管理的良性循环,为项目推进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生产力”。截至8月底,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77%,较同期增长19%;京东智能制造等28个重点项目和大数据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到103亿元,较同期增长20%以上。
民生问题无小事。钟楼区各级党组织将一个个临时党支部建到群众家门口,推进解决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疫情防控一线,江宜高速邹区道口、凌家塘市场、涉外隔离点等重要关口成立了95个临时党支部,通过靠前指挥、靶向施策,以“闭环式”精准管理扎牢防护网络;在就业保障一线,人才工作临时党支部深入调研人才居住需求,建立健全综合性人才服务保障体系,1500套(间)人才公寓和青年驿站将在年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为人才招引提供有力保障;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五星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三改一拆一增”临时党支部,同步开展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老厂房,拆除违章建筑,新建基础设施等10项民心工程,惠及居民4130户,让老街坊焕发新颜值。(沈璇 钟组宣)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