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2018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亿元,增长5.5%。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38位,三年来名次提高了15位。深入贯彻“一特三提升”要求,坚持“1+4”产业导向,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2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常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主任倪云泽向记者介绍了2018年成绩单及2019年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坚持“1+4”产业导向—“1”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招引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方向的产业;“4”即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及轻型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典范。
在打造发展“新引擎”方面,推动产业招引落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拓展投入产出效益,打造开发区发展提供新动力。近两年累计引进项目300余个、总投资208亿元;共实施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520.4亿元,已竣工投产项目56个,2019年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500.7亿元。
在开发产业“新形态”方面,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布局,着力打造垂直开发区。瞄准都市产业、城区经济,新建载体容积率要求不低于2.0—2.5,招引项目每平方米开票销售不低于2万元,亩均产出达到2000万元。
在增创载体“新效益”方面,成功利用康贝载体打造“互联网+新经济”产业园、泰勒斯达厂房打造深兰机器人项目、普凡特载体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租用大娘水饺载体打造创业中心孵化器、曼淇威载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现累计收购30余家企业,60万平方米,新安置企业300余家。
今年,常州天宁开发区还将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年”,坚持把园区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主阵地,通过新建、提升、盘活等多种手段,力争全年新建载体11个、竣工载体11个、提升载体6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