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蛹为蝶彰显精彩
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2200多年建县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1535平方公里市域绘就生态家园、游憩之都。
这是一个动感的地方。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机场空港近在咫尺,城际铁路即将建成。
这是一个奋发的地方。78万勤劳智慧的人民在这里书写着和谐发展的精彩篇章。
这就是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的城市溧阳。
3月31日,我市新闻采访团踏上溧阳这片神奇的土地采访探秘,行至溧阳丘陵地带,只见境内丘陵起伏,水网密布,宽阔的公路穿梭其间,犹如巨龙盘山而卧
溧阳不光有因“水甜、茶香、鱼头鲜”这三绝而闻名遐迩的天目湖、秀美壮阔的万亩南山竹海、令人陶醉的旅游观光农业、沁人心脾的溧阳白茶而且溧阳的工业经济正从苏南“第二方阵”向“头部方阵”迈进。
记者在溧阳采访时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溧阳市工业经济增幅保持在25%以上,而工业用电量增幅同比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一升一降”意味着什么?溧阳市经贸局副局长史超俊告诉记者:“这是溧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带来的成效,也是发展速度和质量相统一的结果。”
近年来,以农业综合开发催生“一村一品”和旅游业拉动三产兴起而闻名全国的溧阳,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立市之本。然而,由水泥、钢铁、化工为基础而胎生的工业结构偏“重”的毛病,注定着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显露。为了使工业经济“脱胎换骨”,溧阳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举措,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转型,以实现产业升级,达到量质并举目的。产业的转型升级无疑伴随着阵痛,溧阳市委、市政府不惜“壮士断腕”,让高能耗、高污染、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慢下来、停下来,下决心不要“冒烟”的利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近年来,溧阳淘汰60多家小轧钢厂,关停小化工厂107家,拒绝污染项目近200个。正是有了“一关一停”的阵痛,换来了全市经济“一升一降”的科学而理性的发展。
在力推产业转型升级中,溧阳市通过制订实施民营经济、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三年跃升计划,全力冲刺四大奋斗目标,即壮大重点规模产业群,培养重点产业集群,挖掘重点新增长点,发展重点特色产业。史超俊介绍说,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溧阳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在战略布局中已清晰定格:输变电、黑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材料、医药食品、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正铸就溧阳新一轮发展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集结高新产业的溧阳经济开发区,去年销售就占全市工业的50%,科技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额已近一半。经济转型升级使溧阳工业经济增添了活力,催化了传统工业化蛹为蝶。
立足又快又好,化解要素制约,溧阳经济宛如破茧而出的彩蝶,彰显新一轮发展的精彩。去年溧阳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89.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60.03亿元,利税60.05亿元。溧阳经济何以稳步实现新跨越?溧阳的同志用“三个趋优三个加快”高度概括,即:工业经济量质趋优,骨干企业贡献趋优,有效投入结构趋优;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快。伴随着“三个趋优三个加快”的发展态势,溧阳工业去年形成了两大亮点,即规模企业扬威,优势产业发力。现如今老牌骨干企业历经市场磨炼仍光芒四射,华朋集团生产的110KV变压器,产销连续9年全国头部,去年实现产值50个亿;上上集团生产的核级电缆,打破国际垄断,一举签下5亿元的订单,成为中国核电建设发展史上蕞大的电缆合同,去年上上集团实现产值60亿元。与老牌企业相呼应的新生代骨干企业申特集团去年实现产销140个亿,入围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金峰集团以巨大的水泥产能稳坐江苏水泥生产老大交椅;宝丽丝研发的功能性银纤维,国际领先。目前,溧阳市拥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70家,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2家,3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
规模企业的扬威,助推了溧阳经济的雄起。据介绍,去年,溧阳全市规模工业完成纳税销售收入577.6亿元,江苏申特集团、上上电缆集团和华朋集团共实现纳税销售收入248.46亿元,占全市工业纳税销售的41.63%。
在规模企业扬威挺起溧阳经济脊梁的同时,与年俱增的有效投入则催生了溧阳极具优势的产业集群。输变电、黑色金属压延、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材料、医药食品、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8大产业在发力中铸就溧阳持续发展的资本。以上上、华朋等企业为中心的骨干企业,通过新上特种电缆及超高压电缆生产基地、750KV以下及非晶合金变压器项目,正繁衍出领军全国的输变电产业集群;总投资11亿元的中材国际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和金峰水泥余热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促成建材产业的完美升级,裂变出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江苏金源锻造特大件及风力发电设备为代表的一批新项目,显示出溧阳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特色和水准。
规模企业的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的脱颖而出,为溧阳经济增添了无穷活力。去年溧阳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44.33亿元,分别增长25.3%和25.4%;全年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0个亿。规模企业的扬威、优势产业的发力成为溧阳经济提速跨越新的助推器。
在长三角工业发展普遍遭遇“熊市”的2008年,作为溧阳市支柱产业之一的输变电产业,却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秘诀”何在?企业负责人一句话道出个中原委:走差别化竞争之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先人一步。
走进位于溧阳市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大楼,会议室墙上就挂着“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八个大字。集团办公室主任陈旭浩告诉记者,去年的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不可谓不大,上上集团仅仅由于原材料铜价格的暴跌,企业库存铜的价值损失就超过亿元。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上上集团去年还是完成了60亿的销售指标。之所以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发展,是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创建时就定准基调,上上不做大路货,要做别人没有的。”陈旭浩说,目前国内拥有生产核电站所需的KI类核电缆能力的厂家,除上上集团外“别无分号”。仅为研发这一项产品,企业就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为了继续把特种经营做大、做强,上上集团去年顶着压力,坚持将总投资23亿元、年生产能力达10万公里长的特种和超高压电缆项目建设正常上马,建成后企业将拥有每年超过70亿元的特种电缆生产能力,有望成为全球特种电缆生产基地。
溧阳市输变电产业的龙头企业江苏华朋集团常务副总狄景祥说,尽管变压器市场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但华朋依然不断想着要对市场“领先一步”。他透露,目前华朋手中已经有30多亿的生产订单,保持去年的销售水平应该没问题。狄景祥介绍说,现在国内能够生产核安全级干式变压器的厂家一共有两家,华朋是其中之一,华朋投入5.2亿元的500KV级超高压电力变压器项目,头部台产品已经下线,研发这些高新项目,未必就能立刻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与巨大的投资相比,也很难立刻产生效益,但拥有这些产品,代表着企业的技术水平,更为未来打好基础。只有“先行一步”,才能在市场突变时“能人所不能”,蕞终应变自如。
在溧阳,拥有“王牌产品”的输变电企业绝非少数2006年才投产的江苏安靠超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便已经拥有了1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其220KV、500KV的7个系列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去年3月溧阳市出台的《溧阳市输变电产业集群战略规划》明确指出,本地输变电产业不和国内其它大企业“拼硬仗”,而是要摸准市场“脉搏”,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走一条独辟蹊径的发展之路。如今看来,正是有了“差别化竞争,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先人一步”的眼光和勇气,成就了溧阳输变电企业在金融危机前的“英雄本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不良信息举报电线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