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乘势向“新”车联网产业奔赴发展“新蓝海”
高耸林立的塔吊、马力全开的机器、步履不停的招商今年以来,常州溧阳瞄准“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聚焦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电动船舶、车联网等未来产业发展,铆足“攻”的劲头,跑出“快”的节奏,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掀起项目招引、建设新热潮。
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未来的发展速度。眼下,溧阳正把车联网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为做好车联网产业项目承接,全市上下倾力“筑巢引凤”,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7月3日,由江苏英飞源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化未来工厂项目正式开工,溧阳车联网产业发展再添新翼。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是江苏英飞源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在溧阳投资的第二个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充电桩、储能PACK模块、储能系统等,并将同步建设电能相关实验中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超20亿元。
从英飞源智能化未来工厂项目的落地可以窥见,随着产业链招商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批批车联网产业优质项目接连落地,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加速蝶变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新项目的带动下,溧阳逐步塑造出更高能级产业生态。
维夏之月,万物盛发。位于溧阳高新区的热电半导体项目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建设者们正抢抓施工进度,进行产线装修。
“我们计划在2024年完成微型热电器件的产业建设,2025年完成柔性热电器件的产线建设,并建立院士工作站。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100万片热电器件以及基于器件的下游产品,年销售1.7亿元。” 中科玻声科技(溧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菲介绍道。
中科玻声科技(溧阳)有限公司重点聚焦热电技术的产业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汽车领域、芯片散热、光模块精确控温等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家实力强劲的“黑马”企业,为何会选择落地溧阳、扎根溧阳?
“我们当初选择来到这里,就是看重溧阳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营商环境。” 李菲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溧阳的良好发展态势让企业将项目落地溧阳的意愿倍增。项目签约落地后,溧阳高新区会同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聚焦企业需求,主动作为,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帮助企业化解了资金难题,给予企业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让企业放心经营,轻松发展。
中科玻声科技(溧阳)有限公司的快速落地,是溧阳围绕土地要素做好营商服务、护航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溧阳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从项目的尽调研判到闭环管理,再到精准地调度会商,始终聚焦项目的全流程、全链条服务。
眼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项目现场“满弓劲发”,巨型塔吊“长臂挥舞”,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实施钢结构安装作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项目在溧阳的落户,也是溧阳围绕车联网产业精准招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溧阳着力打造动力电池、绿色精品钢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电网、智能装备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瞄准溧阳雄厚产业基础的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选择联合江苏省溧阳高新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溧阳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打造省级或国家级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创新孵化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智能驾驶检测研究实验室主任曹寅深有感触地表示,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相关部门全力协调解决了土地资源、楼宇建设等诸多实际问题。此外,溧阳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高端人才来溧发展,为平台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项目运营主体的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是华东地区唯一获得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全部资质授权的第三方国家级机动车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引领溧阳乃至常州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基地。
下一步,溧阳将以建设具有溧阳产业特色和区域领先优势的车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目标,重点打造智能新能源运载工具产业集群、车能路云一体化测试应用产业集群,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化基础设施、智慧新能源三个重点方向,开展创新驱动能力培育、产业建圈强链扩群、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应用场景示范引领、政策标准体系保障、产业生态优化提升,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溧阳这座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带来更多可能。
乘势向“新”,“质”向未来。车联网产业项目的加快建设,如同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鼓舞着溧阳以拼搏赶超的姿态奋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