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158选7!江苏开放型经济主阵地如何有“颜”更有“料”?
近日,江苏省商务厅发布公告显示,包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7家被认定为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30多年的建设中,江苏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为何首次认定的是这7家?“十三五”期间,各级开发区创造了全省一半的经济总量和一半公共预算。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江苏又将如何擦亮开发区这张靓丽的经济名片?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牛年元宵佳节,江苏省委省政府举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作为省级重大项目,LG电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宣布正式开工。
来自韩国的南京乐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管理担当金明勋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今年LG集团新增总投资21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目前,设备已引进,韩国技术人员也到南京进行安装。同时。公司还与中国知名车企签订了订单,预计今年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亿美金的销售额。
记者注意到,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也在今年开工。作为韩国老牌企业——LG集团在南京投资发展如何?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鲁宁给出了答案。LG集团自1995年在南京投资设立公司以来,不间断加大在宁投资,已累计投资超75亿美元。集团在宁投资打破了其在全球单一城市一般只投一个项目的惯例,在南京累计投资的系列项目集聚了60余家相关上下游企业。
在盐城,依托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地区唯一对韩合作国家级平台——中韩(盐城)产业园主攻韩国大集团大企业,推动一批韩资高端产业项目落户。同时,园区还落实与韩国新万金开发公社合作协议内容,探索“两国双园”建设路径,实现优质企业“引进来”和优势产能“走出去”。
中韩(盐城)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园区连续两年举办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和“一带一路”商协会圆桌会议(盐城)峰会,积极推动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同时,还有效解决盐城至首尔航权问题并增加釜山新航点,增辟大丰港与韩国多地直航航线,开通日韩全货机,启动韩风国际文化名城“6+1”等项目建设。
亚洲地区,江苏对外经济的合作伙伴一手是韩国,另一手则是日本。松下汽车电子、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苏州松下半导体、晶端显示精密电子……今年2月22日,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狮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日企总部连线暨日资企业新春恳谈会。
会上透露,自1993年日本电波入驻高新区以来,日资企业已达605家。2020年日企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77亿元、占全区的15.7%,税收总额28.8亿元、占全区的10%。全区实现对日进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占全区的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不断擦亮“日资高地”品牌,聚焦日本生命科学、健康养老、医疗器械以及商贸等领域,力争2022年日资企业突破800家。
在常州,日本著名企业——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投资建设的新工厂——住友电工运泰克机电线(常州)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根据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布的数据显示,累计注册成立日本企业超过150家,投资总额近3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车辆及零部件等行业,包括日本电装、蒂业技凯、普利司通、住友电工、三菱电机、富士通、小松等世界500强企业。
去年9月,中日(常州)合作产业园规划正式公布。园区将以高端智造和生命健康为两大战略先导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及健康消费品为核心支柱产业。此外,园区还将招引文化娱乐、数字经济等创新赋能产业,打造完整的新经济产业链。
除了上述几家开发区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首批认定的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都是对日本、韩国有良好合作基础的。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全省与日本、韩国产业合作,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启动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以下简称中日韩示范园区)评审认定工作。
示范区是指省级以上开发区(含经开区、高新区等)作为主体,对日本、韩国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发展为着力点,以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管理服务协调高效的国际合作示范园区。
据悉,获得认定的开发区,或将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等方面享受政策扶持。
作为开放型经济主阵地的开发区,既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又是创新富民的重要载体。如何擦亮这张靓丽的名片,一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去年10月,江苏出台《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无论是对于经济开发区自身改革创新发展,还是对于更好地服务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意见》针对国家级和省级不同层级、不同管理类型和发展阶段的经济开发区,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后,全省经济开发区将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和便利创业创新的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深化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在近期“出炉”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特别提到赋能开发区创新提升发展。《纲要》表示,要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培育特色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同时,全面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分类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行“开发区+功能园区”“一区多园”模式,把握去行政化和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无论是首次认定的示范园区,还是让人心潮澎湃的《纲要》,一系列的“动作”,意味着未来,江苏越来越多的高颜值,有内涵,产城融合的开发区将涌现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