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次赋予开发区省级权限常州4个联创区被授权
50. 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增强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江苏今年5月确定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简称联创区),并推动联创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改革、联动创新、联动发展,实现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共同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支持联创区发展的措施包括参照自贸试验区赋权内容和方式,结合联创区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将省级管理事项有序下放至联创区。
此次赋予联创区、自贸试验区的44项省级管理事项,一共涉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19个省级部门,服务对象都是市场主体。
常州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5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以智慧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两特三新一现代”产业体系,以占常州11.6%的土地、14.7%的人口,创造了全市20.9%的经济总量、21.5%的财政收入、27.7%的到账外资和36.0%的进出口总额,集聚了全市1/3的外资企业和1/3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已跻身江苏省国家级高新区前3强、全国第23位。
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是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签约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园区经历六年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中以合作领域内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35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37个,并建成了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中以创新汇等一批创新平台及载体。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新高地、中德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示范区,到2021年末德资企业数达50家、“十四五”末超100家。下一步,园区将依托常州市深厚的企业资源,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优势产业与企业的中德双向合作,努力打造以对德经贸合作为特色的自贸区联创区。
苏澳合作园区选址西太湖畔,总体规划面积32.54平方公里,是江苏和澳门合作建设的平台载体。自园区筹建以来,先后引进了全市首个产业合作合资项目和金融类合作项目,两地政府、社会、企业、教育等各领域合作深入开展,园区即将迈出实质性建设步伐。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