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溧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admin8个月前 (09-24)常州溧阳产业信息10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很高兴请来了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志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出席本场发布会的还有常州西太湖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铭先生。下面请戴主任介绍一下情况。

  春和景明,百花争艳。在这蕞美人间四月天的日子里,欢迎大家参加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西太湖园区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太湖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西太湖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园区总体概况、经济与产业布局和主要发展成果。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和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下辖一个街道——西湖街道,面积近70平方公里。2015年11月,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批筹建江苏省西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1月,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由中以两国领导人正授揭牌;2016年10月,苏澳合作园区正式选址落户西太湖。总体来说,园区有三大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西太湖园区位于常州市的几何中心,处于“常金一体化”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东有常州西高架、常泰高速、312国道,南有沿江高速和已经开工的南沿江高铁,延政西路、常金快速路等重要干线公路,以及武宜运河、孟津河等重要航道穿过园区。

  二是生态优势。濒临总面积164平方公里的苏南第二大湖—西太湖(滆湖),拥有14公里黄金水岸线%的绿化覆盖率,是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蕞高、水质蕞佳、景观蕞美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三是发展优势。西太湖承载着常州城市生态区、城市会客厅和重大区域合作等功能,战略新兴产业石墨烯和特色主导产业医疗健康发展迅猛,科技新城建设有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产城融合引领发展。

  西太湖园区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正在加速向现代综合园区转型,将努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此,我们秉持“科技驱动、金融创新、开放包容、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重点布局了石墨烯战略新兴产业、医疗健康特色主导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发展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一是石墨烯产业继续高举江苏石墨烯发展大旗。园区重点发展石墨烯制备技术和石墨烯在生物医疗、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热管理、智能穿戴、军工装备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加快石墨烯产业生态建设,已经形成全国石墨烯新兴产业集聚示范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地。二是医疗健康产业代表常州在长三角占有一席之地。大力发展骨科、齿科、体外诊断、有源手术工具、康复器材、心血管植入物“六大子产业方向”,以及基因检测、健康医美等行业,加快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建设,健全产业生态体系,全力争取在“十三五”期末实现“三个一流”(华东地区一流的生产制造基地、交易展示基地、研发创新基地)和“一个百亿”(年生产销售额达100亿元)的发展目标。三是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加速布局。围绕城市化的战略目标,规划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重点招引企业总部以及研发、结算、交易、信息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打造西太湖“总部经济生态圈”,为西太湖科技新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10余年的耕耘建设,2018年园区GDP实现81亿元,同比增长8.5%,规上工业产值19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和11.2%。全省8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6位、27家省级高新区中排名第12位。特别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三个方面成果。一是资本市场发展好。园区集聚了150多家投资机构和30多家投资管理企业,是江苏省创投集聚区。目前共有上市企业7家(A股IPO企业5家、美国纳斯达克1家、港交所1家),新三板挂牌10家,上市后备企业超过10家,上市公司数量占武进区1/4份额,资本市场的“西太湖板块”加速形成。二是创新驱动发展好。园区规上高新技术企业81家(其中规上54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68%,2018年规上高新技术产值15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9%;累计创成企业“两站三中心”39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10件,位列全省同等开发区前列;市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19家(国家级3家、省级9家),引育人才199名,累计孵化科技项目160多个。三是重点产业发展好。在全国率先发展石墨烯产业,先后创造了10项“全球头部”,目前集聚石墨烯相关企业150余家,其中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0多个,形成了石墨烯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产品开发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碳元科技、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均是石墨烯领域的领军企业,石墨烯相关产业产值已超30亿元。常州石墨烯小镇是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之一。2018年我们成功创建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医疗健康产业实现快速增长,5年时间集聚健康产业企业400余家(其中生产制造150余家),涵盖了诸多国内国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代表,成功创建了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海峡两岸(常州)健康产业合作区等国家级品牌,累计拥有二类以上产品注册证超300张(2018年新增二类21张、三类29张),2018年销售收入49亿元、入库税收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和24%。

  各位媒体朋友:西太湖的下一步发展,将积极以苏州金鸡湖、东莞松山湖为标杆,走现代新型城市化道路,实现研发科创主导型发展模式,努力将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建设西太湖科技新城,成为常州和武进新时期发展的新动能、城市形态的新标杆。

  一是抓企业集群提升。继续保持与国际国内高精尖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石墨烯研发项目,以及重点招引有大企业、大资本参与的石墨烯应用项目;支持第六元素、富烯科技、碳索新材料等发展势头较好的石墨烯企业,紧抓上海科创板机遇,争取3-5年内形成5家以上的石墨烯上市企业群。

  二是抓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创新中心运营,整合联盟单位、股东单位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资源,壮大研发人才队伍,打通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首次商业化的关键路径,参与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新奥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省石墨烯材料研究所、石墨烯涂料研发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运行,为石墨烯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三是抓产业生态提升。加强与北京、深圳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谋划在常州香港两地互设石墨烯科技园,发挥江苏石墨烯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加强标准制订和检验检测服务,争取首部国家标准发布,制定3项以上省级标准;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建设石墨烯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强科技金融服务,组建石墨烯天使投资基金;集聚各类中介资源,提供质优、价廉、高效一站式综合服务。

  四是抓品牌影响提升。深化与新华社合作,借助其强大的宣传力量,及时发布常州石墨烯动态,展示常州成效;建设中国石墨烯网站,打造全国蕞专业的石墨烯信息技术宣传展示平台;组织策划石墨烯创新大会等品牌活动和细分领域交流活动,巩固放大“东方碳谷”品牌影响。

  一是组建产业基金。2015年成立了西太湖新产业发展母基金和各类子基金,目前国有资本参与组建的产业基金有14只,总规模超10亿元,引导投资了园区高成长企业30多家;另外,成功创建了江苏省创投集聚区,集聚了创投企业和管理企业200多家。

  二是实行风险补偿。在科技助保贷的基础上,2016年与银行合作成立了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金融超市,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2亿元的银行信贷资金,目前已有17家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该项贷款。

  三是支持股改上市。早在2013年,就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文件,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报会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目前已有视觉中国、腾龙股份、碳元科技、海鸥股份、南卫股份5家A股IPO企业,新城悦、牛电科技2家境外上市企业,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山由帝奥等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四是开展金融对接。每年召开金融创新工作推进大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业专题对接;今年4月18日我们又成立了西太湖金融服务联盟和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根据产业分类、融资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全年计划举办14场路演活动。我们还将金融与技术、人才、信息等交汇路演,融合对接。

  一是公共交通方面。随着常州大学、江苏工人疗养院、武进高级中学等一批功能启动和运营,我们与常州交运部门对西太湖片区公共出行作了系统策划和调整,包括增加市区与西太湖公交线路和密度。年初已经启动园区公交微循环系统,两条线路循环运行,与市公交无限衔接。同时积极发展共享交通,多点布局共享汽车服务。相信不久的将来,地铁6号线会优先启动建设。

  二是文化教育方面,目前有国际性的威雅公学和知名教育品牌星韵学校,预计9月省武高将正式进驻原武进电大校区。我们正在与国内一流名校展开合作办学,将引进全国一流的幼儿、小学至初高中学校。同时,针对高端人才和企业高管子女入学问题,将出台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

  三是医疗卫生方面,常州工人疗养院(市一院西太湖院区)年内开放运营,礼河医院年内启动改造新建。同时我们还将引进建设生殖、心血管、运动医学中心,引进社区互联网医院。

  四是商业娱乐方面,年内争取1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揽月湾临时商业街区改造完成,积极协助和支持各小区商铺完善商业业态,提高商业功能。

  五是住房保障方面,目前在售楼盘有绿地香奈、星河丹堤、新城湖悦朗隽等众多商业楼盘,下半年我们将适时推出武高周边、工人疗养院周边、常州大学周边等商品房;国资投资建设的40万平方米的职工公寓和创客公寓已对园区高端人才和职工开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园区科创基金参与、小米领投智绿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园区科创基金参与、小米领投智绿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由园区科创基金参与投资的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供应商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绿科技”)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小米领投,园区科创基金、元禾控股、涌铧投资等机构跟投,所募资金将用于高压电连接及高压配电管理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商业化布局。   智绿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新能...

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以下简称“科创园”)创建于2000年5月,是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全额投资建设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旨在为留学归国人员及国内高科技人才创业、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项目产业化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免费的创业孵化服务,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经过11年的发展,“科创园”区...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关于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和人才优势,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和省科协《“科创江...

常州国家高新区推出“科创积分贷”精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常州国家高新区推出“科创积分贷”精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试点工作,落实《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常州国家高新区推出“科创积分贷”新产品,为参与科技创新积分评价的企业拓展融资途径,降低融资成本,分担贷款风险,精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以企业创新积分多维数据为基础,创新积分管理信息...

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正式签约

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正式签约

  3月10日晚,常州大学与金坛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合作协议。   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此次签约是常州大学与金坛区多年长期合作的崭新硕果,金坛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配合常州大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快建立高效一体的专班推进机制、优质便捷的服务协作机制,努力为科创园实体化运作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推动科创 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动力源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推动科创 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动力源

  原标题:常州市领导调研科技型企业和人才公寓 全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动力源   “十四五”时期,常州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7月14日,市委书记陈金虎带队调研常州市部分科技型企业和人才公寓建设情况。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抓住企业这个科技创新主体,坚持人才发展和产业提升相互融合,推动人才发展与城市使命同频共振,全力打造“国际...

常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工作

常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工作

  11月1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家11月17日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陈金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国家11月17日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时,高度肯定了中以建交以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对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常州市武进区财政:找准“四个着力点”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常州市武进区财政:找准“四个着力点”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2021年,武进区财政局找准着力点,通过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培育创新企业、引入创新资源等四大着力点,在科技创新能级跃升中奋勇争先。   强化财政资金保障。2021年1—3月,在受后疫情和减税降费政策规定等因素影响,武进财政克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一季度全区科学技术支出达5374万元。   优化科技支出结构。瞄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