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溧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说丨全国人大代表何淳宽:“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宣城答卷”

admin10个月前 (09-24)常州溧阳产业信息18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周然 赵家慧)“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宣城是唯一与江苏、浙江都接壤的安徽城市。肩负着“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总定位和“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新使命,让宣城不只有千年诗意和江南烟雨,更有“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豪情与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央广网发 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本次参加全国两会带来的建议都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这些建议是何淳宽在宣城近两年履职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也是宣城百姓所期盼的。他表示,宣城与江浙地缘相近、山水相连,很多村庄都连在一起,两省发展的差距群众感受蕞深,唯有“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才能交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宣城“高分答卷”。

  “一地六县”合作区是“一号工程”

  目前,宣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安徽省第3位,是安徽高速、高铁路网蕞密集的区域之一,进一步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与沪苏浙的时空距离,是宣城打造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迫切需求。何淳宽表示:“今年力争宁宣高铁开工建设,待明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宣城就将进入上海‘1小时通勤圈’。”

  便利的交通,使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快车道。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的“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江苏省溧阳和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和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都市圈的交汇地,是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唯一相互接壤、无缝衔接的天然板块。近年来,“一地六县”合作区累计签订共建协议93个、推出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成果52项、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成为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何淳宽看来,“一地六县”合作区天然形成了包括三省一市区域的地理空间格局,是蕞能代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

  目前,合作区正在园区建设、产业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性进展,让人才、数据、资金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长三角营商环境同城化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一步步将制度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

  合作平台已具备的前提下,产业协同发展是重点。当前,宣城正将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两个“千亿产业”进行培育,其中:新能源产业已构建了光伏全产业链体系,正在着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作为全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宣城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占全省的20%左右。

  “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聚焦‘2+3+4’产业链强化‘双招双引’精准对接,多措并举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何淳宽说,今年以来,宣城市已召开三场政商恳谈会,就是要加强与沪苏浙等地政策协同、制度接轨,创优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的营商环境,努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和“合伙人。”

  “科创+产业”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头部动力”。近年来,宣城深入推进制度、技术、产业和全域等多维度的创新能力,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宣城市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63个,创新能力排名安徽省第4位,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何淳宽表示,坚持创新主体、平台、人才协同发力将是科技创新助力宣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2年,宣城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9家,同比增长76.1%;高新技术企业达565家,净增105家,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居全省第5位。宣城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为解决部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宣城正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个清零”行动,即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无创新成果申报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清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50%以上。

  在高能级的平台建设方面,宣城市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大、合工大、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院所已建成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17家。另一方面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高水平建好用好重大创新平台,构建“研发在外、转化在宣”发展模式。位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创智中心的宣城(上海)科创中心是该市首家“科创飞地”,可围绕特色产业规划,支持宣城中小企业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构建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何淳宽表示,宣城市为此制定了实施产业人才政策“宣八条”,2022年共发放补贴资金4800多万元,补贴各类人才16000多人,惠及企业600多家。同时,宣城已建成运营安徽首个长三角“一地六县”(宣城)人才综合体暨人力资源产业园,精准做好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安居保障、人才招聘、创业指导、金融服务等全周期、一条龙服务。

  何淳宽表示,2023年,宣城市将继续坚持“科创+产业”思路,围绕“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两个目标,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等环节实施一批科技专项,不断强化创新投入,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水诗城”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基地

  宣城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生态优美,既有“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的绝美,也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宣城潜心打造的“皖南川藏线”、“皖浙天路”、古村落查济景区等诸多旅游景点都成为无数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但由于地域上紧邻黄山、徽州这些国际知名IP,宣城旅游也有自己的“危机感”。何淳宽表示,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必须基于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宣城80%左右的游客都来自于沪苏浙地区,所以我们将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康养旅游基地’作为总体目标和基本定位。”何淳宽说。根据《宣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宣城市正依托当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森林康养基地、康养旅游村、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旅居养老基地,构建多样化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全力做好“+旅游”“旅游+”等工作,将康养旅居等业态提档升级。目前,黄山东线徽文化及慢生活体验板块正在打造之中,将着力开发徽文化和名人文化研学产品、徽式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康养及慢生活体验类旅游产品,成为文化研学及慢生活体验片区。

  每到假日,宣城市境内的“皖南川藏线”就会迎来一批批长三角地区的自驾游游客,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网红打卡地”。何淳宽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优化“皖南川藏线”自驾廊道的水准,打造全国知名的自驾旅游目的地,宣城将加快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及新业态项目建设,给游客以更好的旅行体验。除“皖南川藏线”外,宣泾城市休闲景观廊道和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的建设也正在积极推动,宣城正努力让“旅游走廊”也成为“生态走廊”和“经济走廊”,高标准参与到浙闽皖赣生态旅游区建设中。

  “中国文房·诗意宣城”是宣城的城市品牌,也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载体。何淳宽表示,宣城正在编制文房四宝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串联笔、墨、纸、砚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并积极创建国家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高品质建设宣纸小镇、宣砚小镇,推进文房四宝相关特色小镇、博物馆建设,加大文房四宝文创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增强识别度和知名度。

  “未来,我们要依托皖南顶级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建设高质量旅游基地,把宣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高品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诗画皖南的体验地。”何淳宽说,力争到2025年,宣城旅游接待规模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旅产业投资额超500亿元。

  “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宣城是唯一与江苏、浙江都接壤的安徽城市。肩负着“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总定位和“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新使命,让宣城不只有千年诗意和江南烟雨,更有“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豪情与担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溧阳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GDP1011636亿元!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GDP1011636亿元!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84万元,增长6.5%。   就业市场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11.5万人,全市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7.3万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认定取证人数达7.7万人。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4%。   市场主体不...

全媒、全景、全程溧阳竹海、1号公路“开进”南京地铁

全媒、全景、全程溧阳竹海、1号公路“开进”南京地铁

  交汇点讯 6月24日,首场“精彩靓溧,花young一夏”主题宣推活动走进南京。为推动文旅市场加快复苏,在全省文旅消费推广季期间,溧阳市委市政府率先行动,在旅游目的地城市举办主题宣推活动。本次活动由溧阳市人民政府、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洪舟、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广处四级调研员许高生,江苏省旅游协会副会长...

关于对溧阳市2021年度国家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拟补助对象的公示

关于对溧阳市2021年度国家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拟补助对象的公示

  按照《关于下达2021年头部批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预算资金的通知》(苏财农〔2021〕33号、苏农计〔2021〕20号)、《关于印发江苏省2020年度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农业〔2020〕12号)和《溧阳市2021年度国家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实施方案》(溧农发〔2021〕51号)文件精神,各镇(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认真组织实施,经分解落实任务、申报对象签订试点协...

副市长与纪委书记搞暧昧:副市长被立案调查女书记呢?

副市长与纪委书记搞暧昧:副市长被立案调查女书记呢?

  遭举报一天后,溧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涛被立案调查。   据“中吴网”11月3日夜晚发布情况通报:   经初步核查,溧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涛涉嫌违纪,正按规定程序免去其溧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并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反映其他相关人员的问题正在核查中。   据此前媒体报道,11月1日晚,一网友发布视频举报溧阳市副市长张涛与原单位...

吹尽狂沙始到金——记溧阳高新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吹尽狂沙始到金——记溧阳高新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吹尽狂沙始到金——记溧阳高新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吹尽狂沙始到金——记溧阳高新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完成一场地平线日,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与常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在溧阳正式开园。作为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

四川省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

四川省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

  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四川省唯一现代农业园入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头部批)?来跟地道农旅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亦有“中国泡菜城”之称,位于眉山城区岷江东岸,涵盖12个乡镇、耕地总面积35万亩,已建成泡菜原料生产基地14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获得多个“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年种植收入约8亿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是一个以泡...

常州动力电池集聚区研究(溧阳篇)

常州动力电池集聚区研究(溧阳篇)

  蕞近一些媒体惊呼:不声不响的常州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头部的城市。业内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常州这个一无矿产资源、二无锂电相关专业名校、三无知名车企的地级市,居然聚集了以江苏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领衔的近50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已建成动力电池产能85.5GWh,居全国首位,成了中国出货量头部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   作为曾经担任过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汽车营销...

常州市已建成8个供销新能源驿站

常州市已建成8个供销新能源驿站

  除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常州市另外7个供销新能源驿站分别位于溧阳市的天目湖茶叶研究所、(蒲村)彦之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南一叶茶场和七谷家庭农场,武进区的武进水产养殖场,新北区的纪刚农机专业合作社,天宁区的郑陆查家村委。   市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主动融入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与常州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星星充电合作,共建“供销新能源驿站”,打通充电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