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听懂江苏竹海听风语青山映溧阳
一座城就是一部有声书。作为东部沿海大省,江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央广网江苏频道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在这里,听懂江苏》,聚焦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通过有声海报、动态视频海报,多角度、多层次记录江苏的独特魅力;通过有故事、有温度的声音,讲述“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常州9月14日消息轻风吹拂,万亩竹海随风飘荡,竹叶间发出沙沙的声响,黄金桥上风铃叮当,远处山涧溪水潺潺……生态之声与游客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曲和谐的自然交响乐。
南山竹海拥有3.5万亩翠竹,因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清新的空气而闻名,成为了一个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世外桃源”。跟随山间的清风,我们沿溪而上,踏入一片神秘的竹林之海。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泉水小溪潺潺流过,流水叮咚作响。漫步其间,仿佛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的节奏,让人心旷神怡。
“景区在原有生态基础上,发掘竹文化和寿文化,结合古官道、吴越古兵营、黄金沟等人文资源,形成静湖娱乐区、休闲娱乐区、历史文化区、长寿文化区和登山游览区等五大功能游览区,丰富了文旅体验。”南山竹海景区宣讲员李婷介绍,今年1—8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人数突破84万人次,实现总收入0.95亿元。
点击收听“南山竹海的自然交响乐”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江苏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理条件赋予这里优美的自然生态。南山竹海,不仅展现出溧阳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成为了当地生态文旅的典范,其独特魅力引领游客探索溧阳丰富的生态文旅资源。
天目湖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周边地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3万多个……在溧阳,山水之美尤为出众。从南山竹海的苍茫翠绿,到河湖的清澈如镜,每一处都是自然之美的展现。
很多人说,溧阳是一座宝藏小城。他们在这里融入绿意、感受自然、享受生活。事实上,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溧阳对生态环境持之以恒的保护与投入。
近年来,溧阳市投入近10亿元用于天目湖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包括治山理水恢复原生态,治污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显山露水塑造新生态等。在天目湖湖群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划定“三核两区,两廊多点”空间格局,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营造良好的物种栖息生境。
溧阳市水利局河长制综合协调科科长林小明表示,到2035年,全市河湖库将总体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为推动溧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筑牢生态基底、增添绿色动能。
溧阳之地,山水相依,处处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溧阳并不“只此青绿”,蓬勃发展的生态文旅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新色彩。
天目湖、1号公路、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62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每年吸引1000多万游客……溧阳坚持“生态颜值”与“发展价值”互融共促,基于区域绿水青山优良生态资源优势,全域旅游和天目湖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常州市溧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必成表示,未来,生态环境部门将积极推动生态和旅游在空间布局、内容生产、产品业态、消费促进、交流推广等领域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促进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转化。
鸣谢:溧阳市水利局、常州市溧阳生态环境局、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溧阳之地,山水相依,处处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