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科技人才赋能走上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
全国动力电池看江苏,江苏动力电池看溧阳。12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江苏省溧阳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该市动力电池产业,已集聚了50多家国内行业细分领域前5的知名企业,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结构件等关键环节,初步形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产值和销售已占全国份额的20%、全省44%,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成为一个千亿级新兴产业。
日前,溧阳市荣获首批“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市”称号,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位列第18位,溧阳高新区连续三年蝉联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省级高新区总分头部,走上了绿色、特色产业集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溧阳,虽素称苏浙皖三省“大通道”,但在过去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创资源、产业偏重、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城市创新转型发展。
“十三五”以来,溧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看到,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快速推进,溧阳唯有抓住发展新机遇,确立新的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新思路,加快培养特色产业,方能走出具有溧阳高质量发展路径,从“溧阳制造”走向“溧阳质造”转变,把溧阳建设成为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
思路决定出路。溧阳在对标中创造性提出,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新型智慧等“四大经济”为支撑,争创产业集群、区域协作、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公园城市“五个示范”,逐步形成以生态为底色的新产业体系。
“十四五”规划中,溧阳先进制造上要建长三角领先、国内有影响力的绿色产业基地,先进制造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5.%;高端休闲重点打造2-3个高端休闲板块名片、行业名片和产业名片,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目的地城市,高端休闲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现代健康形成具有溧阳特色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现代健康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6.5%;新型智慧经济明确突破方向,将在5G通讯、通用航空以及无人机等1-2个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新型智慧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6.5%。
为此,溧阳成立了由溧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四大经济”领导小组,设立专项产业引导资金,出台从服务人才集聚、政策精准扶持、完善集约评价、鼓励企业上市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
目前,溧阳第三轮《“发展四大经济,争创五个示范”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征求意见中,将在鼓励改革集成创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农业融合发展、服务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再出新政。
记者了解到,溧阳出台《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建立了以创新水平、产出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分类,在镇区考核中推行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突出发展质效、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采取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办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十三五”期间,溧阳整治“危污乱散低”企业1238家,整合相关资源,重点发展四大经济。
时代新能源公司抢抓国家新能源发展机遇,在溧阳高新区建立长三角的生产和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去年,在溧阳政府产业发展“一企一议”扶持政策,围绕固态电池、智能制造方向,新增1000亩用地,新增投资不超过120亿元,重点规划建设千亿产业园。
在溧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眼里,创新发展能够使溧阳实现跨越发展。过去的增长与发展,都是以物质投入为主要驱动力,必须把物质投入转变为科技投入,让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方能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通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
溧阳以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驱动“绿色引擎”,在强化创新管理体制上,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挂帅,市科技局、发改委等19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领域各项工作,近三年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引领性政策18个。
目前,正在深化实施设立市创新委员会下设创新办的管理模式,将整合和强化科技创新管理职能,保障人员编制配备,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体系。
溧阳不断强化科技投入机制,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性改革,制定无偿资助与有偿使用并行、事前激励与事后补助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办法,逐步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溧阳实施的“科技创新券”工程和“工业经济跃升”行动,已覆盖小微企业成长、企业研发能力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企业高成长跃升等领域,不断提升了财政支持的绩效。
近3年来,溧阳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4亿元,本级政府支持科技金融基金设立规模162亿元。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01%。在常州市对溧阳市绩效评价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研发投入强度,均位列全市头部。
除此,溧阳还注重突出创新发展导向,不断强化创新评价体系,在各经济板块绩效考核中提高了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权重。去年,全市本级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指标数为152项,其中科技创新指标数有20项,占比13%。
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有效提升了全市上下创新意识,促进了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创新的强大力量。
溧阳发展“四大经济”和建设“五个示范”,并无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因此,打造人才“生态圈”, 加速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成为溧阳重中之中的事。
溧阳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天目湖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逐年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不断创新激励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在江苏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院实验室负责人胥飞龙眼里,溧阳的人才激励政策,不但有“硬度 ”,更是有“温度”。
目前,溧阳专门建有人才公寓,提供给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对于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蕞高200万元。同时,对于招引顶尖团队、重大项目和特殊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不设上限。
“5年来,我们公司在溧阳市科技人才政策的牵引和政府职能部门全程‘保姆式’服务下,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批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步入高速发展期。今年,公司预计销售收入将超160亿元。”胥飞龙说,这些暖心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针对长三角出现“人才大战”,溧阳还将推出的第三轮“天目湖英才榜”升级版,旨在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投入力度,建立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机制,构建更完善的行业人才培育体系,并将更加关注人才发展深层次需求,筑巢引凤,搭建更多的高端科创平台,加快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以项目、平台、企业、产业资源优势吸引人才。
近年来,溧阳更是瞄准行业顶尖科研机构,主动对接大院大所,构筑高端科创平台,为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溧阳建有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集聚,引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形成科技创新的“强磁场”。
今年,溧阳依托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共建“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中国储能技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基地,致力打造从原始创新、技术培育、产业孵化等全链条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溧阳还以“链通溧阳”行动为引领,搭建“链通溧阳”科技对接平台,举办“创新联盟峰会”“企业家论坛”等系列活动,推动产业龙头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融合、强链补链、协同创新活动,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链式产业集群集聚、域内域外融合联动,探索富有溧阳特色的“协同创新”之路。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这些地方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这些地方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科学家:“月壤玻璃”为捕获和保存氦-3的关键物质
中国科学家:“月壤玻璃”为捕获和保存氦-3的关键物质
贵广高铁脱轨事故系泥石流侵入导致,铁路异物如何预警监测?
贵广高铁脱轨事故系泥石流侵入导致,铁路异物如何预警监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现并修复罕见“仰卧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现并修复罕见“仰卧俑”
封面新闻丨一眼万年,情有独钟:中国天眼连续4次捕捉到快速射电暴信号
封面新闻丨没发现文字,就没有五千年文明?中国方案打破西方质疑
封面新闻地球外存在“生命之源”首次确认!真的有外星人?
封面新闻丨中国这十年 科技创新交出亮眼成绩单
直播|北京召开第36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直播 学医--白岩松对话协和医学院
科学新发现丨这类细胞对近视形成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