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常州创新园打造开放创新样板
11月11日,中以常州创新园、武进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嘉泽镇人民政府三方签约,聚焦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引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职业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建立全面合作机制。
作为国内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中以常州创新园自2015年1月揭牌以来,积极引导以方先进创新技术、理念与国内的广阔市场和常州市产业基础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园区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55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0个,涵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累计推动38家以色列企业申报“共建计划”,12家企业签约落户园区,近30个项目入选“龙城英才计划”。
自2020年9月启动运营以来,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促成中以技术合作项目14个,并与以色列Trendlines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以技术委托、合作研发等形式,帮助本地企业攻克产业技术难点。研究院旗下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骨科与运动康复产业支撑平台、荧光RNA即时核酸检测技术产业化平台等陆续建成投用。
借鉴以色列创新人才培育经验,中以常州创新园依托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大力开展“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培养。“不同的项目被引入课程,在项目研究中解决问题。”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大四学生窦海波说,常州大学还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畅通深造路径。
借鉴以色列创新政策模式,中以常州创新园启动实施“Phoenix领航计划”,打造技术、金融、市场、公共、政务五位一体的专业服务体系。园区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中以创业投资基金,省科技厅还与常州市共同设立1亿元的中以常州创新园天使投资专项资金,精准赋能起步阶段的创新企业。
“把‘两湖’创新区建设成为中以创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样板区。”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表示,将贯彻落实的蕞新指示精神,围绕《中以常州创新园“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把握中以两国建交30周年、第五次联委会召开、实施“532”发展战略、建设“两湖”创新区等重要节点和契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发展。
“十四五”期间,园区将进一步发挥核心平台作用,推动中以全方位多领域高质量合作,全力打造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农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以色列企业申请“共建计划”30家以上,促成中以技术合作项目30个以上,招引“高科技、国际化、犹太+”项目180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上市企业2家以上,力争为常州市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