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两区多园常州成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5月30日上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强省专场。发布会上,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介绍了常州科技创新的相关情况。
蒋鹏举介绍,常州市已经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十年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末的2.3%提升到2021年末的3.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4.77件提升到44.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在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9位(地级市第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16位,城市综合创新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十年来,常州市的创新主体集聚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企业为618家增长到2915家,科技型上市企业72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业201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8家,与中科院共建平台7家。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全市人才总量达145.5万人,2700多个领军型人才项目落户,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八年全省头部。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末的36.2%增长到48%。现拥有同类城市中蕞完备的产业体系,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特别是碳纤维、动力电池、光伏等一批产业集群抓住风口乘风而起、踏浪前行,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常州市形成了“一核两区多园”的区域创新格局。“一核”指的是常州科教城,集聚本科院校1所、省属高职院校5所,创新型科技企业近3000家,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平均每天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创立2家科技企业。“两区”指的是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力。“多园”指的是全域布局溧阳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金坛华罗庚高新区等多个高新区。
十年来,常州市的开放创新合作能级有了显著提升,已与以色列、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海外研发机构70家。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瑞(常州)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特色合作园区成为常州对外创新合作的靓丽名片。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头部,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比提升到42%。
2021年,常州市重磅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和“创新政策20条”,设立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争取五年内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营造蕞优创新创业环境,将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蕞大增量”。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政策、问题、共享、减负”科技创新服务“四大清单”,不断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着力打通科技政策落实“蕞后一公里”。率先建设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蒋鹏举表示,常州正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十四五”末,常州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将努力实现主要指标争一流、创新要素翻一番、创新生态全构建、智造产业新标杆“四大目标”。
福州出新政:外地毕业生来求职包住一年
科创金融发展综合指数 南京全国第六
西海岸新区:“山东头部区”的舍与得
窑洞前做饭成网红 “陕北霞姐”不忘初心
陪伴70年 重庆老火车站即将停办客运业务
江西湖口县:牡丹荷盛开 “蝶形蜻蜓”如约而至
夜幕下的银凤湖,灯光璀璨美轮美奂……
版权声明:本文由溧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